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

《主筆室》金融併購從來就不是政府說了算!2014/02/12

精實新聞 2014-02-12 19:23:11 記者 蕭燕翔 報導

就因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一句「三至五年內打造一至兩家亞洲指標型區域銀行」,金融整併又成為去年底至今的熱門議題,其中,官方具有絕大主導權的「公公併」,更成為這一波官股行庫尾牙春酒宴上高層的必考題。

每每講到併購,不外乎規模與綜效的考量,其中規模求的是「大」,綜效要求的則是「互補」;如果是一宗好的併購案,勢必是兩者兼具,但講到「公公併」,套句第一金(2892)董事長蔡慶年說的,「大家長相都差不多」,意味很難有綜效,因此如果強要以「公公併」作為國內金融整併的指標,恐怕就是產業整合的角度出發,規模重於綜效。

而財政部長張盛和先前雖然也說,打造區域型國際銀行,首重規模,「Size Does Matter」,因為有規模雖不一定會成為區域型銀行,但要成立區域銀行一定要規模,不過部長先前在立院回答立委質詢時也說過,除了規模經濟還得考量範疇經濟,否則也可能造成規模經濟的浪費。

現在問題就來了!如果單以國內金融市場的深度廣度,怎樣的規模算是最適規模?超過怎樣的Size就可能產生規模經濟的浪費?這個答案當然沒有定論,不過以結果論的事後諸葛來看,去年獲利超過百億元的8家銀行中,除上海商銀及花旗台灣銀外,其餘6家分行點數都超過百家

不過分行數量也不盡然與獲利絕對數成正比,以國內最多據點的合庫來說,雖全省有近300家分行,去年獲利卻還沒能登上百億大關,且近年考量分行據點重複,反倒有分行整併的動作,國內分行總數不增反減;分行家數以189家排名居次的一銀,近年增加國內據點的動作也不積極。

也就是單以國內分行據點滲透率的觀點,概括推論,超過200家以後,精華區分行據點可能就面臨重複度過高的問題,有些程度算是分行規模數的浪費。或許也因如此,去年拿下最賺錢國銀寶座的兆豐銀,已連續11年沒有增加國內分行家數,轉向將心力聚焦海外,除造就了超過六成的盈餘來自海外的獲利結構外,近年利息淨收益也都居國銀之冠

如果國內分行據點超過一定數量,就有可能造成規模經濟的浪費,目前蔚為輿論主流的「公公併」,只要是八大行庫間的整併,恐怕都會面臨同樣問題。且不僅是分行據點能否有最適規模、發揮最大效益的討論,未來整併後人力配置乃至工會的反擊,一直也是公股在處理整併議題上不能不納入的評估,很多時候,政府基於非純營運面的考量,恐難以比照民營金融機構裁員優退,如此一來,先前透過國家級考試招募的行庫菁英,不排除反倒可能成為損益表上人力成本的浪費。

事實上,就算二次金改後,金融整併曾有很長一段時間,不曾也不敢躍上政院的政策主流,但國內金融業自發性的整併,也並沒有停過,且以機率來看,似乎民股金融機構的併購遠比公股精彩,成效也優於公股。其中,民間自發性的整併,從最早期的銀行整併,奠基了目前銀行獲利前段班的版圖分布;金融海嘯後併購潮從接手退出的外商壽險,延燒至證券,除強化了個別金控的獲利多元性外,或多或少也讓同業效尤,加速了產業整合。

眼看新一波銀行的整併,無論是遭外界點名的京城銀(2809)或安泰銀(2849),都不排除可能從類似開發金(2883)併萬泰銀(2837)等「補齊」傳統非銀行金控產品線的模式啟動,政府要鼓勵國內金融業走出去、成為區域型金融機構,或就不需要再採「指定打擊」的思維出發,而是給予適合併購與海外擴張的友善環境,免得揠苗助長了

沒有留言: